交口新闻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生活百科、教育科研、综艺娱乐、国际资讯、投资理财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2023-05-23 23:52:02
海外域名注册安全 https://www.gnamemi.com/
下面这张照片,拍摄于1967年4月,北京某次会议上。
照片左边身穿军装,站在讲台上的女人,就是江青。
她满面春风,一脸得意,沉浸在人生巅峰的成就感中。
由于时间久远,此次演讲内容已无从考究。
但根据时代背景,笔者大胆猜测,这次会议和特殊小组有关。
毕竟,江青是这个小组的第一副组长。让她主持会议,肯定和小组工作有关。
“大家要团结一致,听从指挥,积极工作。”
会议上,江青可能说了这么一段话。随后,现场爆发出一阵掌声。
周总理坐在照片右下角,紧挨江青。
他低着头,把两条胳膊支在桌子上,无奈鼓掌。
通过照片,我们不难看出:周总理一脸愁容,思绪万千。
结合当时情况,笔者猜测,周总理为两件事担忧。
第一:国家发展。
特殊时期开始后,国家走上一条新道路。
没人知道这条路的终点是什么,可能是绿洲花园,也可能是悬崖峭壁。
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,美苏进入冷战,对我国的态度极不友好。
时代不允许中国误入歧途,一步错,就会步步错,浪费时间和精力,被其他国家甩在身后。
作为国家领导,周总理十分担心国家发展。他非常希望这条道路的终点,是漫山红花。
可没到终点前,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。
第二:个人未来。
“文革”开始后,许多开国元勋退出舞台,隐匿于世。
这些事,周总理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
同为开国功臣,他何尝不担忧自己的未来。说不定哪天就会像老朋友一样,退出历史舞台。
虽然在旁人眼里,周总理贵为国家领导,不可能被波及。但在那个年代,没有人知道,明天会发生什么。
综上两个原因,周总理一脸担忧,无奈鼓掌。
看完周总理,我们再来看其他人。
坐在他旁边那个戴眼镜的男人,看起来像陈伯达。
陈伯达是特殊小组组长,当时风光无两。
鼓掌时他抬头挺胸,十分自信,将“人生得意”这四个字,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看完第一排,我们再看后面。
先从左边看起。
照片左边,江青后面,有两个男人十分开心。
他俩应该是江青的亲信,或者是这次会议的受益者。
可能会议结束后,他俩就会升职加薪,一路高升。
左边最后排,一个男人一脸不屑坐在那里。
他的心情很不好,可能因为公事,也可能因为私事。
不管为何,他肯定没把江青的讲话,放在心上。
看完左边,再看右边。
右边可谓众生百态:有人欢喜,有人平静,有人忧愁。
欢喜者面朝镜头,开心微笑。
平静者坐姿端正,迎合鼓掌。
忧愁者抬头望天,一脸不爽。
通过这次会议,我们不难看出:江青虽然贵为副组长,但并没有深得人心。
历史的车轮,并没有因为这次会议改变方向。
它继续向前行驶,直到9年后才停下。
1967年,江青在北京某次大会上,发表演讲。周总理坐在旁边,一脸无奈。
谨以此文,纪念历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