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口新闻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生活百科、教育科研、综艺娱乐、国际资讯、投资理财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2022-11-15 09:08:02
天下大事,慌则致乱。
恐慌会自乱阵脚,不打自败。
11月12日晚,山西大同二中一小区附近宾馆发生暴力打人事件,背后原因让人感到可悲可气可愚可蠢。
原因是医院工作人员下班不让回家,便选定这家宾馆作为临时调休点,然后附近小区居民担心带来疫情,就暴力驱赶医护人员,也有一说前来驱赶殴打医护人员的是村委会成员。
无论是谁,都反映出当前面对疫情的另外一种心理状态,就是极度恐慌害怕,怕的原因有两条,一是害怕病毒伤身,二是害怕沾染上之后会被封控隔离。
无论是哪种害怕,都映照出无处不在的“幸存者偏差”心理,大家都怕得要死,又都存在侥幸心理,不管别人怎么样,只要跟自己没关系就行,这种现象可谓无处不在。
郑州疫情发生后,5名在家附近露营的男子被困在黄河滩,时间长达22天,他们就地挖坑取暖、采豆充饥、猎鱼为生,俨然活成了野人模样。
清平世界,朗朗乾坤,处处设障,道路不通,有家不能回,这不是闹剧么,可惜这种闹剧每一天都在上演。
有位卡车司机憋不住下车上厕所大便,结果被逼着去隔离七天,就够搞笑的了,结果还有卡车司机进服务区时,工作人员告诉他,上厕所时把脸蒙上,屁股朝外,让人啼笑皆非。
大家看着以为是在胡闹,可是胡闹的事情搞多了就会形成长期心理应激,让一部分人对疫情产生莫名恐惧,恐惧多了没病也会有病。
因此,防疫成功一方面靠科学技术,另一方面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,尤其是整个社会心理状态的培育至关重要。
昨天北京通报有2例重型感染,这波疫情出现重型已经非常罕见,整个社会都特别关注,许多网友留言说,能不能利用30秒时间多通报几句有用信息,重型年龄多大、有无基础病、是否打过疫苗,要不然会引起恐慌的。
对于这个问题,上海做得就很好,今年4月25日,上海通报共有死亡病例190例,最小33岁,最大101岁,平均年龄82.52岁。其中,除1例心源性猝死之外,其余死亡原因均为基础性疾病,死亡病例中曾接种过疫苗的12例。
这叫有效信息,只要是小学文化水平都能看懂,看完之后也就明白是咋回事了。
缺少有效信息,危害性堪比谣言。
现在人们受教育程度有了较大提高,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,克服恐慌的最好办法就是提供充分的有效信息,让人去自主分析判断,从而形成公认的共识性结论。
遇事有定力,临难有静气,则无不成之事。
众志成城,战胜疫情,从克服恐慌开始吧。